※ 2014.07.23 馬航 MH17 ※
空難事故調查正式展開,遺體與黑盒子將送往荷蘭
一位歐安組織的觀察員表示,馬航 MH17 的機身殘骸已經被人故意動手腳了。
最早抵達現場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發言人麥可‧波賽喬(Michael Bociurkiw)說,一些拿著電鋸的男子已經改變了好幾段殘骸的外表。他告訴 BBC:「我密切注意大塊的機身殘骸,特別是尾翼的部份,比方說,尾翼的整流錐,已經跟我們原先看到的樣子不符。換言之,它們被電鋸鋸過了,而主錐部份幾乎被鋸成兩半。」
「還有,兩天前我們就注意到,兩公里外的駕駛艙與商務艙,被穿著制服的男子,拿著柴油電鋸鋸開了。」
波賽喬先生拒絕揣測機身被動手腳的原因,也不願意揣測是否還有其他證據被拿走。他表示:「我們沒有結論,但這是我們所觀察到的事情。」
現場的記者說,有些受難者的身體陷在機身殘骸中,電鋸的使用也許只是用來取出遺體。
美國與烏克蘭認為馬航 MH17 乃是被俄國的山毛櫸導彈所擊落。克里姆林宮目前依然在邊界陳列四萬一千名重兵,還有大量的武器待命。
烏東叛軍與馬來西亞首相經過多日的袐密協商後,叛軍終於正式把兩台橘色的飛行資料紀錄器交給馬來西亞政府的代表。馬國國安全會議的薩可里(Mohamad Sakri)上校表示:「黑盒子雖然有一點損毀,但仍然保持完整。」
叛軍也答應開放失事現場給國際專家調查,馬來西亞航空所派出的三位專家已經抵達現場,「爬梳以收集證據。」他們拒絕發表評論。烏克蘭叛軍使用一台老舊客貨車載送馬航的專家,當他們要離開時,車子無法發動,必須推車才能啟動。
馬來西亞人抵達現場,以及黑盒子移交,乃是空難事故調查終於正式展開的徵兆。
歐安組織的觀察小組表示,他們認為在失事現場調查的危險性已降低,到「可處理的範圍」。
第一批乘客與機組人員的遺體,被火車送到烏國政府掌控的卡爾可夫(Kharkiv)後,可望將於以荷蘭軍機運回荷蘭空軍基地。
受難者的遺體炎熱的田裏面躺了三天後,由當地的志願者裝入屍袋,並且送到附近多列士火車站的冷藏車廂裏面。
據了解,志願者找到了 282 具遺體,以及 87 個殘缺的肢體。專家害怕有些遺體也許已經在汽油燃燒的過程之中,在高溫中火化了。彼得‧范‧弗列特(Peter van Vliet)是荷蘭三人鑑識小組的組長,他曾經親臨失事現場,他表示,有必要「對整個區域作一次鑑識科學的搜尋」。他又說:「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
范‧弗列特先生肯定當地志願者搜集遺體的辛苦工作。
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把事故調查的主要責任轉交給荷蘭,因為三分之二的死者是荷蘭籍。馬來西亞總理納吉‧拉薩(Najib Razak)表示,他已經與叛軍交涉多日,才讓他們交出遺體以及黑盒子。
他表示:「這幾天有好幾天我都想表達馬來西亞人民的憤怒與悲傷。但是有時候,我們為了爭取較佳的結果而默默地努力。」
馬來西亞官員已經開始收集受難者親屬的 DNA 以利指認遺體,可望在 7 月 28 日齋戒月結束時將遺體送回馬來西亞。兩台黑盒子將會先送到荷蘭,然而再回到吉隆坡。
聯合國安理會無異議通過一項決議案,呼籲失事現場必須讓調查人員全權、平安、無限制地進入。
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曾打電話給俄國總統普丁,他日前再度要求普丁,希望叛軍在失事地點附近停火,以讓調查員安全地進行工作。
烏克蘭與美國指控俄國提供軍事設備給叛軍,包括擊落馬航客機的山毛櫸-M1 導彈系統,俄國斷然否認。俄軍中將安德列‧卡托波羅夫(Andrei Kartopolov)在莫斯科表示,俄國能夠證明,馬航客機在墜毀之前,附近有一架烏克蘭的蘇愷-25 攻擊機在飛,並暗示是後者把馬航客機擊落。他問道:「一架軍機飛在民航機的航道上,與馬航客機同一時間,同一飛航高度,其目的何在?」
普丁總統表示:此次空難的責任在烏克蘭政府,因為後者在停火協議崩潰後,在 6 月 28 日恢復軍事行動。俄國政府還表示願意派出自己的空難調查專家協助調查。
http://www.thetimes.co.uk/…/news/…/europe/article4154437.ece